俗話說: “一個籬笆打三個樁,一個好漢要三個幫。”在當前這個講究團隊取勝的年代,如果還有人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用單打獨斗的方式在商海上闖出一番名頭來,那無疑是一種唐吉訶德式的做法,結局只能是撞得頭破血流,根本不會收獲任何好的結果。所以,對于那些不喜歡“拉人脈,混圈子”的企業管理者來說,就應該一改往日的作風,迅速告別單打獨斗的發展方式,通過各種方式融人朋友圈,提煉自己的“人脈金礦”。
事實上,豐富的人脈就如同一座藏滿金銀珍寶的寶庫。任何一個能夠敲開這座無形寶庫之門的人,都能夠取得巨額的財富和令人羨慕不已的榮耀——那些叱咤商海的商業領袖們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們組建了屬于自己的人脈圈,最終在掌握了巨量財富的同時也創建出了一家優秀的大型企業;而那些平庸的
采樣器企業管理者則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總是單槍匹馬地去迎接商海中的每一次挑戰,運氣好一點的還能維持一家小公司的發展,運氣差一點的連個小作坊都經營不下去。所以,比爾·蓋茨曾說過這樣一句足以令很多人警醒的話: “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在為我工作。”
2013年冬天,在美國留學五年的鄭瀟棟決定回國創業,因為他覺得自己是一個非常適合創業的人。早在美國留學的第三年,他就在芝加哥大學的校園內研發出一些不錯的手機應用。他最成功的一次是幫助一家
密閉取樣器企業設計了一個不錯的小網站,然后成功地賺到了4萬美元。大學畢業后,很多美國的知名企業都給他發來了錄用通知書,但是他思考了一番之后,還是決定回國創業——中國現在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應該有很多的創業機會.而且自己這么優秀,一定會創業成功的。
鄭瀟棟回國后在北京租了一間小辦公室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旅。而就在鄭瀟棟剛剛回國之際,他的高中好友王群琪也準備創業,于是王俊琪便邀請鄭瀟棟與他一起創業。可是,令王俊琪沒有想到的是,鄭瀟棟竟然一口回絕了他的邀請。在鄭瀟棟看來,創業對他來說就是一場英雄的游戲,若多了一個人怎么能夠體現他的價值?
租好辦公室注冊完公司之后,鄭瀟棟就招了幾名員工正式開始創業了。鄭瀟棟的主營業務是開發手機APP,他希望以最快的速度研發出一款能夠過百萬用戶的產品。然而,由于鄭瀟棟一直在國外留學,國內的手機觸)P行業的發展狀況他并不是很了解,除了行業報告和員-rftq的介紹之外,國內用戶到底喜歡什么風格的手機APP他根本不知道。可是,鄭瀟棟卻一點兒都不擔心,他覺得自己掌握了足夠出色的開發技術,而且又是從美國回來的。肯定比國內的同類開發者要厲害得多。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半年就過去了。可是,鄭瀟棟的公司卻快開不下去了,因為員工們都開始不相信他了,覺得他這個人太自負,根本不是一個適合做老板創業的人。而鄭瀟棟呢?卻覺得自己空有一身本事卻使不出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手下沒有“強兵”,在他看來那幾個員工的水平都太差了。就在公司快開不下去的時候,王俊琪卻找上門來了,他再一次向鄭瀟棟發出邀請,并告訴他: “咱們還是聯手吧,我知道你是技術開發高手,可是你不懂得混圈子,總是希望單打獨斗當超人、當大俠,我覺得你還是先跟我把這個圈子混熟了再說吧,你要是還想繼續堅持也行,但你也不妨跟我先試一下嘛。”
無奈之下,一直都很高傲的鄭瀟棟只好接受了王俊琪的邀請,他們開始合伙創業。令鄭瀟棟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這次無奈的選擇卻迎來了一次不錯的發展機會。和王俊琪合伙創業之后,身邊志同道合的朋友越來越多,他不但對國內的市場有了十分深入的了解,招募到了幾個很滿意的員工。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的手機APP開發出了雛形之后,就得到了一筆超過百萬美元的投資……現如今,鄭瀟棟和王俊琪的開發團隊已經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他們研發出的幾款手游已經賺到了數千萬的廣告分成,其團隊也越來越大。更值得一提的是,鄭瀟棟已經不再是剛剛回國創業之際的鄭瀟棟了,現在的他喜歡與人交流,喜歡參加各種各樣的行業活動,在努力研發產品的同時,也更加注重人脈的積累。
從上面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對于每一個企業管理者來說,不懂行業只做產品的做法無疑就是閉門造車。而且,在做產品的過程中不注意積累人脈,那又怎么能夠將產品推廣出去呢?所以,你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企業管理者,就必須懂得“混圈子”的重要性,而不是再繼續單打獨斗下去。
每一個當紅的娛樂明星背后都有一個實力雄厚的大經紀公司進行包裝運作,每一個站上人生輝煌之巔的企業管理者都有一個偉大的團隊在支持他……單打獨斗的心態往往是引爆失敗的導火索,而這種心態產生的結果大多數是既害人又害己。要知道,一個人在商場拼搏,就如同一滴水滴進了大海之中,實在是微不足道,所以我們就必須積極地積累人脈,拋棄單打獨斗的心態,融入社會、依靠人脈的力量不懈奮斗,最終才能夠做成生意、賺得大錢。
小名片里藏著大人脈